近日,甘肅衛視《今日聚焦》欄目推出專題報道——“讓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”。其中,有關金川集團的報道展現了金川上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,加速科研成果轉化,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為甘肅實現經濟發展質效雙提升貢獻力量的實際舉措和取得的成績。
科技創新“傳家寶” 轉型發展加速度
深化產學研用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。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甘肅實踐中,科技創新始終是發展的第一要務,在“三抓三促”和“強科技”行動實施中,科技創新賦能工業提質增效。隨著技術攻關不斷“破題”,科研成果轉化加速,甘肅科技創新動能蓄積,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實現經濟發展質效雙提升。
觸碰金川發展脈絡,科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。鎳鈷被稱為“工業維生素”,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。從礦石資源里提取高純度鎳,難度極高,考驗冶煉工藝的“火候”和技法。金川集團電解鎳生產車間里,工人們正在電解槽上生產作業?此坪苄〉囊粋環節,實則大有文章。
精湛的工藝,過硬的產品。從最初為鋼廠加工原料,到如今開拓出航空航天用鎳等高端市場,在創新中突破壁壘,金川生產的鎳產品更具競爭力。
近幾年,5G、數字化技術在金川廣為應用。在產品配送中心,兩年前投入使用的智能化機組,機器人代替密集人工作業,高效把守各個工口,以往數個小時的人工勞作,現在只需工人操作平板,幾分鐘內就完成作業流程。
數字化轉型以來,金川各個生產環節的生產效能得到大幅提升,產品產量和質量都有了保障,市場供應也繁忙起來。這段時間,產品配送中心外的貨車紛紛遠道而來,滿載著各類鎳產品駛向下游市場。
雖說“家里有礦”,但也不能“裹足不前”,創新發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。金川鎳礦是大型銅鎳伴生礦,一直以來,金川集團不僅主產鎳,還大力發展銅產業,銅產業已成為金川轉型升級的“新引擎”。
在老舊廠房基礎上翻新擴建后的銅箔生產車間煥然一新,生產效率大幅躍升。智能化的生產線上,工人們只需輕觸設備,一張張厚度6微米到8微米之間的銅箔成卷下線,流入高附加值的市場領域。
自立項以來,這個年產3萬噸的新能源電子材料銅箔項目建設一直是緊鑼密鼓。按照計劃, 5000噸鋰箔生產線將在3月底開始試生產,24臺鋰箔機屆時將通電產箔。項目整體建成后,金川電池產業鏈的規模效應將得到進一步凸顯。
科技創新是金川發展壯大的“傳家寶”。從項目建設到工藝改造,從產業工人到創新人才,物盡其用人盡其才。去年,金川12個重大項目“揭榜掛帥”,科研成果轉化率75%,取得授權專利736項,職工技術創新成果2175項。“創”出實效,“新”在成效,金川創新動能涌動,不斷攻克“卡脖子”難題,持續彌補技術短板,通過做優存量,做大增量,金川轉型更具活力,產業發展后勁十足。( 來源丨甘肅廣播電視總臺)